Nissan 370Z Roadster19秒开篷变身
延继先前350Z的优异体质,马力更大、车体刚性更高的370Z已有与「欧系敞篷」同等的驾驭感受,尤有甚者;除操控同样出色外,我们甚至觉得370Z还多出了日系的细腻与更多的乘坐舒适性。
⊙文/张家祯+图/王泽玮
⊙一手车讯Verdict ★★★★
基本资料→建议售价:259.0万元综合平均油耗:9.2km/l
上市时间:2010/05原厂保固=三年十万公里
讨喜之处:新车价格近人、操控出色
遗珠之憾:原厂未提供悬吊昇级选用配备
虽然仅是短暂的试驾,但Nissan 370Z Roadster却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;原因无它,在它身上我们又发现了消失于上世纪末的「造车热情」;不惜成本、着重于乐趣。当时的知名代表车型如Mazda MX-5、Honda S2000等,而为了外观的顺畅性与降低高速风阻,车厂甚至愿意砸钱开发「旋风式轮圈」左右不同方向的模具!对于追求自家产品完美的热爱,由此可见一般。
但在过去十年,大多数的车厂为了赚钱,莫不大玩「共用设计」的手法,这虽然降低了车辆的开发成本,但同时也扼杀了消费者对汽车的热情,严格来说,这无异是「杀鸡取卵」的错误决定。
所幸,近两年来各车厂CEO也发现这招是不对的!反正钱也赚够了、公司获利也稳了,于是乎能够彰显自家公司设计功力的产品近几年又开始纷纷出笼!以日产为例,继「威震欧洲」的GT-R后,之后的Juke、Cube甚至是本文的370Z Roadster,都具有同级竞争对手难以望其项背的设计。在诸多欧洲高级车厂还沉迷在共用设计所带来的高获利之际,日本已经惊醒,这将拉近东西方的汽车实力差距、同时也是汽车消费者的福气。

贴地飞行的乐趣
从规格表上就可以看出,370Z Roadster的车身尺寸并不大;4250mm的车长仅比「五门Tiida」长了近5公分而已,但实际操控时,却发现其循迹性非常出色,且因2550mm短轴距之赐,车身动态非常灵活,不论直角弯或髮夹弯;通通难不倒370Z Roadster,方向盘一切、油门一踩,就俐落出了弯!在一片「放大车身、提高车价」的歪风中(车身愈大就愈耗油,这是不变的铁则!),身形小巧的370Z Roadster不禁令人眼睛一亮。
车身小、用料就少,相对的车价就比较便宜。充满驾驶乐趣的370Z Roadster报价为259万元,这可是一部配置VQ37VHR的电动敞篷小跑车!而且继承了以往「Z车系」光荣历史,对于识货的车迷而言,会觉得它便宜!而对于仅止于「想要」敞篷车的消费者而言,这个价钱,他们宁愿去买双B。
而我们必须要再次强调的是;370Z Roadster是刻意缩小车身尺寸的!与上一代350Z相较下,轴距缩短100mm、座椅重心也刻意降低至169mm,这便可以解释为何370Z Roadster的桶型座椅看起来像是直接「放在」车身底板之上,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重心,而驾驶人也可以更明确地感受到车辆重心的转移,近而找出最佳过弯路径。

VQ37VHR自然进气的极緻
早在2008年就已发表的VQ37VHR引擎是由VQ35HR进化而来,除排气量增加外,其1/3的内部零件经过重新设计,提高了红线转速并降低运转时的振动与噪音。同时增设的「VVEL连续可变汽门扬程系统」除大幅改善油耗外,更让最大马力输出一举由313hp上升到328hp!确保370Z Roadster在高速行驶时的优势。
370Z Roadster配置了与Infiniti G37CC完全相同的动力系统;包括VQ37VHR引擎与七速手自排变速箱,不论引擎输出功率或是变速箱齿比都一模一样。也由于两者的动力输出相当,因此0~100km/h加速仅差了0.1秒(370Z Roadster:5.8秒、Infiniti G37CC:5.9秒),极速更是同样被限制在250km/h。但「跑格」更为明显的370Z Roadster在引擎转速超过5000rpm之后,整个车舱便会被雄浑的排气声浪所佔据!这是两者间因定位不同而刻意做出的差异设定。
在引擎燃烧更完全与变速箱齿比更绵密的前提下,370Z Roadster拥有9.2km/L的平均油耗表现(高速:12.3km/L、市区:6.3km/L),就一部排气量高达3.7升的玩乐用车来说,已经算是相当出色的表现。而同时我们也发现其车重竟达1535kg之谱,竟较更大车身的350Z还要重!除因安全考量而特别强化的A柱底部外,为了提昇被动安全性,370Z Roadster的车体大量採用「类DTM赛车」的盒状结构,这让前后车体的「抗扭曲强度」均提高了30%之多!这便是新车体积变小、操控性能却能提升的主要因素。

全铝合金悬吊系统
为了减轻行经坑洞时的颠簸感(说白话一点就是铝圈不会「蹬」得太用力而导致变形!),370Z Roadster的底悬吊设计亦经大幅改良,以前悬吊来说,除避震器本体与防倾桿外,包括副车架、三角架甚至是「上A臂」均採用轻量化的铝合金材质。在「簧下重量」大幅减轻40%的前提下,370Z Roadster行经坑洞时,轮胎几乎是「蜻蜓点水」般地跳过去,而不是重重地落到坑底、再狼狈爬回路面!反应至方向盘、给驾驶人的感受就是轻盈;不论转向或是行驶间,都是处于一个清晰灵动的状态。
就底盘的用料来说,我们必须承认欧洲的先驱确实更为实在!不须顶高车辆、只要趴在地上就可以清楚看见370Z Roadster的后悬吊设计,除「后轮轴承总成」、上三角架以及簧圈托架使用铝合金材质外,包括「副车架」、防倾桿与避震器等仍维持传统的钢铁材质。当前两代的BMW 5系列房车早就已经使用「全铝合金后悬架」时,身为「日产运动精神」代表的370Z Roadster实在不须省这个钱。虽然它的操控确实已经十分出色,但这却是个「爽度」上的大问题!

足以传世的经典好车
「Nissan Z」目前已传承至第6代车型,与1969年的第一代车型相较下,可以看出日产设计师刻意保留了几乎一模一样的「车窗轮廓」与长车头设计!与其它世代车型相较下,现行车款是历年来、Z元素比例最高的车款。但为了被动安全的考量,新车也必须有所变化;例如窗框腰线大幅提高,而「一体式前保桿」的设计也具有放大车身的作用,这都让370Z Roadster的车身看起来更为厚实。
由于370Z原本就是Nissan的传奇车系,因此没有「拾人牙慧」的嫌疑!事实上在重金开发的前提下,370Z Roadster不但拥有足以媲美Porsche Boxster的实力,其舒适性与保值性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!虽然其採用软篷设定,但除了「轻量化」、车辆开闭篷行驶特性不致变化太大的优点外,经过实地测试,其仅有19秒的开闭篷时间堪称世界一流水準;而最重要的是其259万余元的售价极具诚意,与德国产品动辄300万元的价格相较下,更显得平易近人、不买真的很可惜!

试驾感言---日产精神重生
上世纪九十年代、日本经济泡沫尚未幻灭之前(这样讲似乎透露了笔者的年纪了),「科技的日产」声势如日中天!其实在那个时候不仅是Nissan不惜重金、卯足全力开发新车,其他车厂也是如此,造成一股全球车市的狂热。而经过十几年的沉寂,我们在370Z Roadster身上又发现了当年的热情、Welcome back~Nissan Z!











NISSAN 370Z发表会影片
免费订阅一手车讯电子报 http://carnews.tw